image
(上圖左為大稻埕扶輪社PP ID   右為圓環扶青社S Isaac)
年度第二場例會台北圓環扶青社(以下簡稱圓環扶青)邀請到了大稻埕社擁有眾多粉絲眾的PP ID「卓有信」(以下稱PP ID)來與大家分享職業例會,這場例會從年初三月多時就由本屆職業主委IPP Syasya開始邀約,算是圓環扶青社相當早就開始籌備規劃的一場例會。今天,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身為工業設計部主任的PP ID會如何從他口中解析微星。
 
image
(圖PP ID旁為寶眷RITA)
例會一開始就可以看到PP ID的魅力,我們地區友社大稻埕扶青社就來了許多粉絲,同時包括PP ID的寶眷RITA姊也一同出席,而這場活動甚至ID的公子也有出席,可以說是粉絲見面會以外還加上全家總動員了。
開場PP ID從微星的形象開始切入,講電競。而他也提到現階段還是很多長輩對於微星的印象就是「打電動」。如此的刻板印像,小編認為也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品牌成功,只是如果能夠再慢慢的改變名詞說法,調整為「電競」相信一定會更棒。
 
 
image
2000年取得碩士,2010年念完博士,2020年寫完博士論文,可以說是秉持著十年磨一劍道理的PP ID,也不知不覺磨了三把劍。「學了就是你的.....」PP ID開始說起他自身的職場經驗,從原本的五人團隊,慢慢帶領一個部門,當團隊成員越來越多時,「傳承」越發顯得其重要。
 
 
image
除了帶領經驗以外他也講微星的歷史、市場區隔、海外市場、產品定位、內部組織,真得是把微星在幹嘛,講到我們真得慢慢知道在幹嘛了。並且也舉了更改LOGO的事件讓我們知道要說服老版的時候,不要只是拿『我覺得.......』來用,請實實在在地拿出數據來,如此才能說服人。
 
 
image
(上圖左為圓環扶青社社長PJoy)
而最後在活動即將結束之時的QA部份,圓環扶青的Ania也提問了。「請問現在若有想進微星的話需要什麼門檻,或是需要什麼樣的特質」
PP ID說道。「最重要的關鍵就是,態度決定一切,你現在所學不一定有用,學習可以進公司學習
這段內容可說是一語中的,能力都可以學習,但是態度才是進入職場的敲門磚。


#2021共創歡笑有你真好 
#3482職業例會
 
image
(上圖為圓環扶青社團務副主委George)
 
image
 
image
arrow
arrow

    蝦米挖勾シャシ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